本文作者:佳加網

馬爾克斯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嗎(諾貝爾文學獲得者馬爾克斯說過)

馬爾克斯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嗎(諾貝爾文學獲得者馬爾克斯說過)摘要: 馬爾克斯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嗎(諾貝爾文學獲得者馬爾克斯說過)近日,諾貝爾獎各個獎項結果逐漸公布,尚未揭曉結果的諾貝爾文學獎再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村上春樹會不會獲獎...
馬爾克斯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嗎(諾貝爾文學獲得者馬爾克斯說過)

近日,諾貝爾獎各個獎項結果逐漸公布,尚未揭曉結果的諾貝爾文學獎再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村上春樹會不會獲獎;或者通過候選人來補充自己近日的書單。

但對于許多作家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亦不會有損于其在文學史上的杰出與偉大。諾貝爾獎只是個獎項,而作家是作家自己,無可替代,比如博爾赫斯。就像他自己的詩里曾寫道的那樣:

“你怯懦地祈助的

別人的著作救不了你

你不是別人,此刻你正身處

自己的腳步編織起的迷宮的中心之地 ”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來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拉美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馬爾克斯,原標題亦值得玩味,叫做《諾貝爾的幽靈》,或許,無論對他,還是對博爾赫斯、村上春樹,這獎項都有點像命運施加的咒語,飄忽不定的幽靈。

不妨讀完剛才博爾赫斯的小詩:

耶穌或者蘇格拉底

所經歷的磨難救不了你

就連日暮時分在花園里圓寂的

佛法無邊的悉達多也于你無益

你手寫的文字,口出的言辭

都像塵埃一般一文不值

命運之神沒有憐憫之心

上帝的長夜沒有盡期

你的肉體只是時光,不停流逝的時光

你不過是每一個孤獨的瞬息

——博爾赫斯《你不是別人》

每年的這些日子,總有一個幽靈使大作家們感到不安。這個幽靈就是諾貝爾文學獎。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同時也是諾貝爾文學獎最長久的候選人之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抱怨預言家們使他焦慮不安地度過了兩個月。

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博爾赫斯是在西班牙語方面取得的藝術成就最高的作家,他們不能把他排除在每年預測的候選人名單之外。不幸的是,最后的結果并不取決于候選人本身的權利,也不取決于上帝的裁決,而是取決于瑞典科學院院士們的不可探知的意志。

我不記得哪一次預測是準確的。一般說來,獲獎者似乎是最先感到意外的人。當1969年愛爾蘭戲劇家薩謬埃爾·貝克特從電話上得知獲獎的消息時,不禁驚愕地叫道:“天啊,這太糟糕了!”

1971年巴勃羅·聶魯達在消息公開發表三天前從瑞典科學院一位親密朋友那里得知他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第二天晚上他在巴黎請一群朋友進晚餐,當時他在那里擔任智利駐法國大使。但是直到下午的報紙刊登授獎的消息前,我們當中誰也不知道他請客的原因。

“因為在沒看到白紙黑字的時候我什么也不相信。\"事后聶魯達克制不住地對我們解釋說。過了幾天,我們在蒙帕納斯大街一家嘈雜喧鬧的餐廳里吃飯時,他忽然想起,他還沒有寫受獎演說辭,而在四十八小時后授獎儀式就要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于是他把一張菜單翻過來,一次也沒有停頓,也不在乎喧囂的人聲, 當場像他呼吸一樣心平氣和地用他寫詩時用的永不改變的綠墨水寫出了他被戴上桂冠后發表的美麗演說辭。

在作家和批評家中間最流行的說法是,當五月間皚皚白雪開始融化的時候,瑞典科學院的院士們就達成了一致,他們在炎熱的夏天研究了進入最后一輪評選的很少幾位作家的作品。在依然受到南方的太陽烘烤的十月,他們公布了最后的結果。

另一種說法是,1976年5月,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就被推選為候選人,但是在11月最后一輪投票中落選。實際上,那一年的獲獎者是杰出的、但是意志消沉的作家索爾·貝婁,是在最后一小時匆匆選出來的,盡管其他獎項的獲得者中也有美國人。

的確,在那一年的9月22日——投票前一個月——, 博爾赫斯做過一件和他的精湛文學毫不相干的事情:在莊重的接見廳他拜見了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將軍。

“受到你接見,對此榮譽我感到有愧,總統先生。”他在他的倒霉的講話中說。“在阿根廷、智利和烏拉圭,自由和秩序正在得到拯救。\"他接下去說,并沒有人問他這個問題。最后他冷冷地說:“此事發生在一塊被共產主義攪亂和破壞的大陸上。\"

這很容易讓人認為,這一連串的昏話只可能是為了嘲弄皮諾切特。

但是瑞典科學院的院士們不了解布宜諾斯艾利斯人的幽默感。從那以后,博爾赫斯的名字就從預選人的名單中消失了。現在,在受到一次不公正的懲罰之后,他的名字又出現了。我們這些既是他的作品的貪婪的讀者也是他的政治上的反對者的人,一點兒也不想知道他終于從每年的焦慮中得到了解脫。

和智利獨裁者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

他的兩個最危險的對手是兩位用英語寫作的小說家。第一位于前幾年幾乎不聲不響地出現在候選人名單中,現在是《新聞周刊》推出的引入注目的人物,作為小說大師赫然顯現在8月18日一期的封面上:理所當然。

他的全名是維迪亞達爾·蘇萊普拉沙德·奈保爾,四十七歲,生于離這兒不遠的特立尼達島,父親是印度人,母親是加勒比地區人,被某些十分嚴肅的批評家認為是當前最偉大的英語作家。另一位候選人是格雷厄姆·格林,比博爾赫斯小五歲。

他跟博爾赫斯一樣成就斐然,也跟他一樣經過那么多年也未獲得那份榮譽。

1972年秋天,奈保爾在倫敦時并沒有很清楚地意識到他要做一個加勒比地區作家。在一次朋友們的聚會上我對他提起了這件事。他聽了后一時不知說什么好;他思索了片刻,新的笑容重新出現在他那張沉靜的臉上。“好主意,”他對我說。

出生在伯克愛姆斯特德的格雷厄姆·格林卻相反, 當一位記者問他是不是想做一個拉丁美洲小說家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我很高興,因為當前最優秀的小說家,比如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都在拉丁美洲。”

幾年前,有一回我跟格雷厄姆·格林談天說地,我把我的這種困惑不安的心情告訴了他:像他這么一位作品如此豐富而獨特的作家,為什么不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

“他們永遠不會把它授予我,”

他對我說,表情極為嚴肅。

\"因為他們認為我不是一個嚴肅的作家。”

摘選自《馬爾克斯文集:諾貝爾獎的幽靈》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閱讀
分享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28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